“凉风起天末”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凉风起天末”出自宋朝诗人张舜民的《秋日书怀》

“凉风起天末”是诗词秋日书怀的第一句

“凉风起天末”的下一句是:何物动人愁

秋日书怀

张舜民 宋朝

凉风起天末,何物动人愁。

一室关河暮,三年草木秋。

高文谁吊屈,晚节漫依刘。

独怪瀼西叟,巴江得久留。

诗词解读

秋日书怀翻译、赏析和诗意

《秋日书怀》是宋代张舜民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凉风吹起天边,有什么事情让人动情伤感。

一个屋子里关上门,夕阳映照着关河,已是黄昏。

三年过去了,草木逐渐变黄,秋天的气息浓厚。

那些杰出的文人们,有谁能理解他们的遭遇和委屈。

晚年的生活漫不经心地依附在刘邦的事业上。

唯独感到奇怪的是瀼西叟,他在巴江上久久逗留。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慨和思考,以及对文人境遇的思忖。秋天的凉风吹过,让人心生愁绪,引发作者对自身处境和时光流转的感叹。作者描述了一个黄昏时分的景象,室内灯火辉煌,夕阳映照在关河上,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草木渐黄,秋天的气息沉浸其中,表现出季节的转换和生命的衰老。诗中提到了高文和刘邦,暗示了文人在社会中的境遇和束缚,以及晚年所面临的无奈和依附。最后,作者以瀼西叟在巴江上逗留久久不归为结尾,表达出对他的羡慕和疑惑,或许是对自由自在、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赏析:

《秋日书怀》通过描绘秋景,展示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百态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对比,如天边的凉风与人心的愁绪、关河的黄昏与文人的晚节、瀼西叟与刘邦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画面对照,增强了诗词的感染力。作者以自身的情感和思考反映了文人在社会中的困境和生活的现实,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季节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索,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张舜民 (共260首诗)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