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居上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使君居上头”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康太守》

“使君居上头”的下一句是:郭门隐枫岸

"使君居上头"平仄韵脚

拼音:shǐ jūn jū shàng tou
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送康太守

王维 唐朝

城下沧江水。

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

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

使君居上头。

郭门隐枫岸。

侯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

还劳(一作来)康乐侯。

诗词解读

送康太守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康太守》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城下沧江水。

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

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

使君居上头。

郭门隐枫岸。

侯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

还劳(一作来)康乐侯。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康太守的场景。康太守即将离开,城下的沧江水悠悠流淌,黄鹤楼耸立在江边。城墙上的朱红栏杆和白色城堞在江水的映衬下更加美丽。铜铃吹奏的声音传遍夏口城,而康太守居于城墙之上。城门旁的枫树掩映着岸边,侯吏们匆忙赶往芦洲。诗人在描绘康太守离开的同时,也展示了江水、黄鹤楼和城墙的美景。

赏析:

王维以简洁而意境深远的语言描绘了送别康太守的情景,同时展示了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整首诗以沧江水、黄鹤楼和城墙为中心,通过描写这些元素的美景,表达了离别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康太守居于城墙之上,而侯吏们却匆匆忙忙离去,凸显了康太守的高位和他的离别之重。此外,枫树的隐匿和江水的映衬,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层次感。

这首诗词极富意境,通过简练而恰到好处的描写,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人情的离别之情。王维以独特的笔墨刻画出了江水、黄鹤楼和城墙的景色,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这一画面。整首诗词以康太守的离别为主题,通过景物的描绘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离别的忧伤和不舍。这首诗词在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抒发上,展现了王维独特的艺术魅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kāng tài shǒu
送康太守

chéng xià cāng jiāng shuǐ.
城下沧江水。
jiāng biān huáng hè lóu.
江边黄鹤楼。
zhū lán jiāng fěn dié.
朱阑将粉堞。
jiāng shuǐ yìng yōu yōu.
江水映悠悠。
náo chuī fā xià kǒu.
铙吹发夏口。
shǐ jūn jū shàng tou.
使君居上头。
guō mén yǐn fēng àn.
郭门隐枫岸。
hóu lì qū lú zhōu.
侯吏趋芦洲。
hé yì lín chuān jùn.
何异临川郡。
hái láo yī zuò lái kāng lè hóu.
还劳(一作来)康乐侯。

作者信息

王维 (共404首诗)

王孟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