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好作阳和使”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东风好作阳和使”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春郊》

“东风好作阳和使”的下一句是:逢草逢花报发生

春郊

钱起 唐朝

水绕冰渠渐有声,气融烟坞晚来明。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诗词解读

春郊翻译、赏析和诗意

《春郊》是由唐代诗人钱起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郊外的景色,表达出春天的美好和生机盎然的感觉。

诗中描述了水绕冰渠渐有声,这里是指冬天的寒冷逐渐消退,导致水渠中的冰融化,水流发出声音,暗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诗句描述了气温回升,烟坞散去之后,天空变得晴朗,明亮起来。这里描绘的是春天的阳光明媚,气温适宜的景象,给人一种温暖和愉悦的感觉。

诗人认为东风是阳和使,指的是春天的东风,它吹拂大地,带来阳光和温暖,促使万物复苏。遇到花草时,它们会显露出自己的生机,开始迅速生长和开花。

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丽和活力,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示了生命的活力和新的开始。读者从诗中能够感受到春天的喜悦和愉悦,也能够体会到春天给人带来的希望和无限可能。

译文如下:

水绕冰渠渐有声,

气融烟坞晚来明。

东风好作阳和使,

逢草逢花报发生。

春天来临,水渠中的冰开始融化,发出悦耳的声音。

天空中的烟坞也散去,夜晚逐渐明亮起来。

春天的东风吹拂,使万物复苏,万物迎来新的生机。

当遇到花草时,它们开始生长、开花,报告着春天的到来。

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丽和活力,展示了生命的新开始和春天带来的希望和无限可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钱起 (共430首诗)

大历十才子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