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赤松游”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相伴赤松游”出自宋朝诗人石孝友的《水调歌头》

“相伴赤松游”的上一句是:回望碧云合

"相伴赤松游"平仄韵脚

拼音:xiāng bàn chì sōng yóu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水调歌头

石孝友 宋朝

高情邈云汉,长揖谢君侯。

脱遗轩冕,簸弄泉石下清幽。

心契匡庐猿鹤,泪染固陵松柏,一衲且蒙头。

风月感平发,魂梦绕神州。

漾一叶,横孤管,去来休。

琵琶亭畔,正是枫叶荻花秋。

占检诗囊酒碗,抬贴舞裀歌扇,收尽两眉愁。

回望碧云合,相伴赤松游。

诗词解读

水调歌头翻译、赏析和诗意

《水调歌头》是宋代石孝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情邈云汉,长揖谢君侯。

脱遗轩冕,簸弄泉石下清幽。

心契匡庐猿鹤,泪染固陵松柏,一衲且蒙头。

风月感平发,魂梦绕神州。

漾一叶,横孤管,去来休。

琵琶亭畔,正是枫叶荻花秋。

占检诗囊酒碗,抬贴舞裀歌扇,收尽两眉愁。

回望碧云合,相伴赤松游。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山水之间的情感与思考。诗人以高尚的情操向君主致意,表示自愿放下权势与富贵,去追求清幽的泉石之下的自然景色。他与山林间的猿猴和仙鹤心灵相通,泪水染红了固陵的松柏树,他身穿一衲僧袍,遮住了头。在这样的风景和月光下,他的灵魂在中国大地上遨游,如同梦幻般地绕行。他漾起一片树叶,在空中自由地飘荡,独奏孤寂的笛声,来去自由自在。在琵琶亭旁,正是枫叶和荻花飞舞的秋天。他品尝着酒,写下诗篇,高举舞裙,挥舞着扇子,尽情抚平内心的忧愁。回首望着苍穹的云彩,与红松为伴,自由地游荡。

赏析:

《水调歌头》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追求和对自由境界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使得诗词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意境。诗人通过表达自己追求自然与自由的心境,以及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相通的感受,展示了他对人生追求高尚境界与超脱尘世的理想。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优美,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与思考。整首诗词以流畅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调,展现了石孝友独特的情感与思想,使读者产生共鸣并在诗意的世界中徜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石孝友 (共150首诗)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石孝友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不分卷。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全宋词》据毛□校汲古阁本收录。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