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人间今古”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俯仰人间今古”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清平乐》

清平乐

范成大 宋朝

何须轻举,上界多官府。

身似灵光长镇鲁。

俯仰人间今古。

雨余帘卷江流,朱颜流映琼舟。

不假岗陵□寿,西山低似西楼。

诗词解读

清平乐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清平乐》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何须轻举,上界多官府。

身似灵光长镇鲁。

俯仰人间今古。

雨余帘卷江流,朱颜流映琼舟。

不假岗陵□寿,西山低似西楼。

中文译文:

为何轻易地举起,上界有许多官府。

我身似灵光,长久守护着鲁地。

在人间俯仰着今古。

雨过后帘卷起江水,朱颜倒映在琼舟上。

无需依靠官职和高位,西山低垂宛如西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清平乐》。诗人以清平乐为题,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守住本心的境界和心境。

首句“何须轻举,上界多官府”,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态度。他认为不必轻易追求权势地位,因为在上界(指天界、神仙界)有许多官府,暗示了世间的尘世荣华并不值得追逐。

接着诗人写道“身似灵光长镇鲁”,将自己比作灵光,代表了他内心的纯净和高尚。他长期镇守鲁地,意味着他守护着一种清净的心灵状态,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

诗的下半部分,“俯仰人间今古”,表达了诗人对人间世事的关注和思考。他在人间来去观察,感悟着当下和历史。

“雨余帘卷江流,朱颜流映琼舟”,通过描绘雨过后卷起的帘子和江水,以及朱颜(指美女)在琼舟上的倒影,传达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的追求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最后两句“不假岗陵□寿,西山低似西楼”,诗人表达了自己不需要依靠官职和高位来追求长寿,而是低垂在西山,宛如西楼。这里的西山和西楼都是象征高耸的建筑,但诗人表示自己不需要追求这种高耸的地位和名声,而是选择了宁静和平淡的生活。

整首诗以清平乐为题,通过表达对名利的淡漠态度和对清净心灵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境界。同时,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给人以一种宁静、愉悦和美好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qīng píng lè
清平乐

hé xū qīng jǔ, shàng jiè duō guān fǔ.
何须轻举,上界多官府。
shēn shì líng guāng zhǎng zhèn lǔ.
身似灵光长镇鲁。
fǔ yǎng rén jiān jīn gǔ.
俯仰人间今古。
yǔ yú lián juǎn jiāng liú, zhū yán liú yìng qióng zhōu.
雨余帘卷江流,朱颜流映琼舟。
bù jiǎ gǎng líng shòu, xī shān dī shì xī lóu.
不假岗陵□寿,西山低似西楼。

作者信息

范成大 (共1979首诗)

南宋四大家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