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计相回避”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无计相回避”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御街行》

“无计相回避”的上一句是:眉间心上

“无计相回避”是诗词御街行的最后一句

御街行

范仲淹 宋朝

纷纷堕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

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诗词解读

御街行翻译、赏析和诗意

《御街行·纷纷堕叶飘香砌》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纷纷堕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

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

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

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

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译文:

飘落的叶子纷纷扬扬,飘散着芬芳的气息。

夜晚静谧寂静,寒冷的声音渐渐消散。

珍珠帘卷起,玉楼空空荡荡,

天空微亮,银河垂挂在地上。

每年的今夜,

月光犹如丝练,可长途漫漫。

忧愁已经使心肠断裂,无法借酒消愁,

酒未到嘴边,泪水已先流下。

残灯闪烁,倚在枕边,

熟悉并体味着孤独的睡眠。

在这种情况下,

眉头间,心中,无法找到相互回避的方法。

诗意:

这首诗词以御街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通过叶子飘落、寒冷的声音和月光银河的描绘,展示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诗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孤独之感,他无法通过饮酒来消愁,反而泪水先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无法回避这种情感的困境,眉间的忧愁与心中的孤独无法解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绪。通过使用自然景物和情感的交织,诗人创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中的叶子飘落、月华如练等形象描写使诗词更加生动,读者仿佛可以看到夜晚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挣扎。整首诗词以悲伤和孤独的情感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深沉而凄美的情感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范仲淹 (共313首诗)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