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夕起相思”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竟夕起相思”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塞垣春(大石)》

塞垣春(大石)

周邦彦 宋朝

暮色分平野。

傍苇岸、征帆卸。

烟村极浦,树藏孤馆,秋景如画。

渐别离气味难禁也。

更物象、供潇洒。

念多材浑衰减,一怀幽恨难写。

追念绮窗人,天然自、风韵娴雅。

竟夕起相思,谩嗟怨遥夜。

又还将、两袖珠泪,沈吟向寂寥寒灯下。

玉骨为多感,瘦来无一把。

诗词解读

塞垣春(大石)翻译、赏析和诗意

暮色分原野。

旁边苇岸、征帆卸。

烟村极浦,树藏孤馆,秋景如画。

逐渐分离气味难以禁止的。

更物、供潇洒。

念多材料运衰减,一个怀着幽恨难写。

追念绮窗人,天然自然、风度娴雅。

一夜起相思,谩嗟怨遥夜。

又将、两只袖子泪珠,考虑到寂寥寒灯下。玉骨为多感,瘦来没有一把。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周邦彦 (共254首诗)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

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作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在今江苏省)县令等。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徽宗赵佶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后死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