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梧桐山馆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雨滴梧桐山馆秋”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

“雨滴梧桐山馆秋”的上一句是:夜深醒后愁还在

“雨滴梧桐山馆秋”是诗词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的最后一句

"雨滴梧桐山馆秋"平仄韵脚

拼音:yǔ dī wú tóng shān guǎn qiū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

白居易 唐朝

江海漂漂共旅游,一尊相劝散穷愁。

夜深醒后愁还在,雨滴梧桐山馆秋。

诗词解读

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翻译、赏析和诗意

《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

江海漂漂共旅游,一尊相劝散穷愁。

夜深醒后愁还在,雨滴梧桐山馆秋。

中文译文:

在桐庐馆过夜,与崔存度醉后作

我们共同漂泊江海,一杯酒劝解贫困的忧愁。

深夜醒来,忧愁依旧存在,雨滴落在梧桐山馆的秋天。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两位诗人在桐庐馆共度夜晚的情景。他们一起经历了漂泊江海的旅行,喝酒解除彼此的贫困忧愁。然而,即使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醒来,忧愁仍然存在,雨滴滴落在梧桐山馆中,映衬出秋天的凄凉之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夜晚醒来时内心的愁绪。诗人通过描绘江海漂泊、共饮酒宴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在旅途中相互慰藉、共同面对困境的情感。然而,即使在酒醉后的片刻喧嚣之后,当夜深人静时,内心的愁绪依然存在。雨滴滴落在梧桐山馆中,给人一种秋天的凄凉感觉,与诗人内心的忧愁相呼应。

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人生旅途中的挣扎和孤寂。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在困境中相互鼓励和寄托的渴望,以及内心无法摆脱的忧愁。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营造,传达了作者对人生苦难和孤独的思考和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白居易 (共2741首诗)

元白,刘白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