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如何不泪垂”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对此如何不泪垂”出自宋朝诗人汪元量的《忆王孙》

“对此如何不泪垂”的上一句是:离宫别苑草萋萋

“对此如何不泪垂”的下一句是:满槛山川漾落晖

"对此如何不泪垂"平仄韵脚

拼音:duì cǐ rú hé bù lèi chuí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忆王孙

汪元量 宋朝

离宫别苑草萋萋。

对此如何不泪垂。

满槛山川漾落晖。

昔人非。

惟有年年秋雁飞。

诗词解读

忆王孙翻译、赏析和诗意

《忆王孙》是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离别时的离宫别苑景色和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忆王孙》

离宫别苑草萋萋,

对此如何不泪垂。

满槛山川漾落晖,

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

译文:

别离宫殿和郊园草木繁茂,

面对这离别情景,怎能不流泪。

满眼窗棂间山川倒映着夕阳的余晖,

往昔的人已离去,只有每年秋天雁群南飞。

诗意:

这首诗以离宫别苑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离宫别苑的景色草木葱茏,但面对别离的场景,作者不禁流下了悲伤的眼泪。窗户上山川的倒影映衬着夕阳的余晖,唤起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过去的人已经离去,只有每年秋天,雁群南飞的景象依旧,成为唯一的纽带和牵挂。

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离宫别苑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离别的伤感和思念之情。离宫别苑的草木丛生,景色宜人,然而面对别离之事,作者的悲伤之情溢于言表。满眼的山川倒映着夕阳的余晖,让作者回忆起过去的人和事,感慨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然而,唯有每年秋天雁群南飞的景象依旧不变,让作者感叹岁月的轮回和自然的规律,也成为了作者对过去的唯一纽带和牵挂之处。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离愁别绪,展示了离别的辛酸和对往事的留恋之情,让读者在感叹岁月的同时也产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汪元量 (共639首诗)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