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听长者车”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门听长者车”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门听长者车”的上一句是:座对贤人酒

“门听长者车”的下一句是:相邀愧泥泞

"门听长者车"平仄韵脚

拼音:mén tīng zhǎng zhě chē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六鱼  (平韵)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杜甫 唐朝

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

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

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相邀愧泥泞,骑马到阶除。

诗词解读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翻译、赏析和诗意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

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

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相邀愧泥泞,骑马到阶除。

中文译文:

对着雨天感怀,前往邀请许十一簿公

东岳云峰崛起,浩浩荡荡充满虚空。

惊天雷声激翻篷帷,急雨如鱼洒落江河。

坐观贤者品酒,门边倾听长者马车。

为共饮相邀的我不好意思,骑马踏过泥泞到门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场雨天,作者在雨中邀请友人许十一簿公共饮。首先,诗中提到“东岳云峰起”,指的是东山的云雾升腾,给人一种雄奇壮丽的景象。接着,雷声震动帷帐,雨水如鱼洒落江河,描绘出雨势猛烈的场景。然后,诗人坐在室内与贤者共饮美酒,并且倾听着长者骑马经过门外的声音。最后,诗人感到雨天泥泞,心生愧疚,骑马神圣地走上堂阶。

整首诗以描写雨天和邀请友人共饮为主题,展示了诗人深情厚谊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雨天景色恢宏壮丽,雷雨交加,给人一种磅礴的气势,诗人以此为背景,表达了自己邀请友人共饮的情感。诗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人自愧身处泥泞之中,借骑马踏过泥泞的形象,彰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追求卓越的品质。整首诗流畅自然,以写景为主,以感情倾诉为辅,展现了杜甫的诗才和人生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uì yǔ shū huái, zǒu yāo xǔ shí yī bù gōng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dōng yuè yún fēng qǐ, róng róng mǎn tài xū.
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
zhèn léi fān mù yàn, zhòu yǔ luò hé yú.
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
zuò duì xián rén jiǔ, mén tīng zhǎng zhě chē.
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xiāng yāo kuì ní nìng, qí mǎ dào jiē chú.
相邀愧泥泞,骑马到阶除。

作者信息

杜甫 (共1171首诗)

大李杜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