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闻鹊喜”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举头闻鹊喜”出自唐朝诗人冯延巳的《谒金门》

谒金门

冯延巳 唐朝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挪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杨柳陌,宝马嘶空无迹。

新著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

梦觉巫山春色,醉眼飞花狼藉。

起舞不辞无气力,爱君吹玉笛。

诗词解读

谒金门翻译、赏析和诗意

《谒金门》是唐代诗人冯延巳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春风起来,吹乱了一池春水,诗人在芳径之上引着鸳鸯,手捻着杏花蕊,倚在斗鸭阑干之上,纵览着风光,但却始终望不到心爱的人。然而,在他抬头的一刹那,却能听到喜鹊的叫声。诗人观赏着杨柳大道上空无一物的宝马,却不认得那穿著荷衣的人,他们年复一年地在江海之间来去如梦。诗人觉得眼前巫山的春色美不胜收,仿佛有酒一样陶醉,无力地起舞,只是为了吹奏给自己的心爱的人听。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思念描绘了诗人的心情,表达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冯延巳 (共119首诗)

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