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逐众川归”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方逐众川归”出自唐朝诗人李峤的《海》

“方逐众川归”是诗词海的最后一句

李峤 唐朝

习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

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

楼写春云色,珠含明月辉。

会因添雾露,方逐众川归。

诗词解读

海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文译文:

海,泛指广阔的大海。

习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楼写春云色,珠含明月辉。会因添雾露,方逐众川归。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壮丽的海的赞美和敬畏之情。作者通过形象的描述,描绘了海的壮丽景象和力量,揭示了海的浩瀚和宏伟,以及对海的敬畏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对大海的独特感受为主题,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比喻手法,展示了大海的广阔和壮丽。诗中运用了多个意象,如“习坎疏丹壑”形容波涛汹涌的海浪,“朝宗合紫微”形容海浪翻滚如山,“三山巨鳌涌”形容海中的浪潮如巨龟一般浩大,“万里大鹏飞”形容海上的浪花如巨大的鹏鸟展翅翱翔,“楼写春云色”形容海浪的颜色如春天的云彩,“珠含明月辉”形容海面的波光如明亮的月光。“会因添雾露,方逐众川归”表达了海的雄浑力量会汇集雨露,最终回归众多的河流。

整首诗以形象描写为主,通过意象的运用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大海的辽阔和壮丽之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以及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这首诗充满了豪情和壮丽的气息,让人联想到大海的神秘和浩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李峤 (共200首诗)

文章四友,苏李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