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兄弟既成诵”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众兄弟既成诵”出自宋朝诗人朱熹的《司马光好学》

"众兄弟既成诵"平仄韵脚

拼音:zhòng xiōng dì jì chéng sòng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宋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司马光好学

朱熹 宋朝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诗词解读

翻译及注释

翻译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注释

1: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温国公。

2:患:担忧,忧虑。

3:不若:比不上。

4:众:众多。

5:既:已经。

6:迨:到;等到。

7:倍诵:“倍”通“背”,背诵。

8:乃:于是,就。

9:尝:曾经。

10:或:有时。

11.咏:吟咏。

12.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

13: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14:终夜:半夜。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ī mǎ guāng hào xué
司马光好学

sī mǎ wēn gōng yòu shí, huàn jì wèn bù ruò rén.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qún jū jiǎng xí, zhòng xiōng dì jì chéng sòng, yóu xī yǐ dú xià wéi jué biān, dài néng bèi sòng nǎi zhǐ.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yòng lì duō zhě shōu gōng yuǎn, qí suǒ jīng sòng, nǎi zhōng shēn bù wàng yě.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wēn gōng cháng yán:" shū bù kě bù chéng sòng.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huò zài mǎ shàng, huò zhōng yè bù qǐn shí, yǒng qí wén, sī qí yì, suǒ de duō yǐ.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 xuǎn zì zhū xī biān jí de sān cháo míng chén yán xíng lù
”(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作者信息

朱熹 (共37首诗)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