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成实向秋荣”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桂花成实向秋荣”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刘禹锡 唐朝

衙前有乐馔常精,宅内连池酒任倾。

自是官高无狎客,不论年长少欢情。

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诗词解读

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翻译、赏析和诗意

《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衙前有乐馔常精,

宅内连池酒任倾。

自是官高无狎客,

不论年长少欢情。

诗中描述了作者的生活环境。衙前的宴席丰盛美味,宅内的池塘中的酒任意倾斟。这是一个官宦人家的生活景象。然而,官位高了之后,却没有了亲近朋友的机会,无论是年长还是年轻,都无法享受到真正的欢愉。

骊龙颔被探珠去,

老蚌胚还应月生。

莫羡三春桃与李,

桂花成实向秋荣。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比喻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骊龙失去了颔下的珍珠,而老蚌仍有可能孕育新的珍珠。这里比喻了人生中的得失和变迁。然后,作者劝告人们不要羡慕春天的桃李花果,而要向秋天的桂花一样,在成熟的时候展示出自己的价值。

这首诗词以描写官宦人家的生活为起点,通过比喻和劝诫,表达了生活中的得失和人生的价值观。作者通过对于官位、人际关系和人生价值的思考,传达了对于人生与成就、欢愉与孤独的深刻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同时展示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刘禹锡 (共723首诗)

刘白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