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蕊独盈枝”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菊蕊独盈枝”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

"菊蕊独盈枝"平仄韵脚

拼音:jú ruǐ dú yíng zhī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

杜甫 唐朝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地偏初衣夹,山拥更登危。

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

诗词解读

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

作者:杜甫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地偏初衣夹,山拥更登危。

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

中文译文:

寒花已经开尽,只有菊蕊依然丰盈于枝头。

从前采摘的人不再频繁,只有淡淡的香味暂时的跟随。

居住的地方偏远,初衣已经夹杂着寒冷。

群山环绕着更高的山峰,再往上爬就危险了。

万国都在为战乱而奔波,心满意足地歌唱却忍不住掉下眼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唐代时期宴会的场景,以及内心的感慨。

诗首描述了寒花开尽的景象,只有菊蕊还在盛开。这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更迭,寒花的美丽已经消逝,而菊花依然坚守着它们的美丽。作者通过寒花和菊花的对比,反映了他对于社会变迁的感慨。

接下来,诗人提到过去采摘菊花的人已经不再频繁出现,只有淡淡的香味暂时的跟随。这里可以理解为,过去伴随着盛开的菊花一同出现的欢乐氛围已经消失,只剩下了一丝淡淡的忧伤。

诗的下半部分描述了作者所处的环境。作者居住在偏远的地方,穿着单薄的衣服感受着寒冷。周围的群山环绕,再往上爬就有危险了,可能是指山势陡峭,阻挡了前进的道路。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身处逆境,环境艰苦。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乱的感叹。作者通过“万国皆戎马”的形象描绘了当时战乱频发的局势,而自己却酣歌欢唱却忍不住掉下泪水。这是对于社会动荡的无奈和对于时代的悲凉的抒发。

整首诗词通过对菊花、旧时光和自身环境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感叹和无奈,表达了对于时代变迁和社会动荡的思考。同时,诗中使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ún ān jiǔ rì zhèng shí bā xié jiǔ péi zhū gōng yàn
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

hán huā kāi yǐ jǐn, jú ruǐ dú yíng zhī.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jiù zhāi rén pín yì, qīng xiāng jiǔ zàn suí.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dì piān chū yī jiā, shān yōng gèng dēng wēi.
地偏初衣夹,山拥更登危。
wàn guó jiē róng mǎ, hān gē lèi yù chuí.
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

作者信息

杜甫 (共1171首诗)

大李杜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