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鸣珂有底”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官府鸣珂有底”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田园乐七首·其一》

田园乐七首·其一

王维 唐朝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诗词解读

田园乐七首·其一注释

1、题下全诗校:“一作辋川六言”。

2、北里南邻:左思《咏史八首》其四:“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南邻击钟磐,北里吹笙竽。”

3、珂:马勒上的玉饰。底:何。

4、崆峒:山名,相传古仙人广成子居于此。

田园乐七首·其一讲解

  《田园乐七首》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ián yuán lè qī shǒu qí yī
田园乐七首·其一

yàn jiàn qiān mén wàn hù, jīng guò běi lǐ nán lín.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guān fǔ míng kē yǒu dǐ, kōng tóng sàn fà hé rén.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作者信息

王维 (共404首诗)

王孟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