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早见花枝”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春早见花枝”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杂曲歌辞》

“春早见花枝”的上一句是:应须赠一船

“春早见花枝”的下一句是:朝朝恨发迟

"春早见花枝"平仄韵脚

拼音:chūn zǎo jiàn huā zhī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杂曲歌辞

刘禹锡 唐朝

五彩绣团团,登君玳瑁筵。

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诗词解读

杂曲歌辞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杂曲歌辞·抛球乐》描绘了一个人在君玳瑁筵上观赏五彩绣球游戏,并表达出作者对于时光的流逝和美好瞬间的珍惜之情。

中文译文:

五彩的丝线交缠成球形,

登上君玳瑁玛瑙的宴席。

最好在红烛的照耀下,

抛向落花飞舞的前方。

贵宾们早早离席,

必须将一船佳肴赠送。

春天早晨见到盛开的花朵,

每天都留有开启的遗憾。

当花朵凋谢落地之后,

却回想起它们未曾绽放的时刻。

幸好有抛球乐,

给你一杯美酒请不要推辞。

这首诗以抛球乐为背景,通过描绘抛球乐的情景,展示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之情。

首先,诗中通过描绘五彩绣球的盛况和君玳瑁筵的氛围,表达了宴会的喜庆和繁华。作者通过簇拥在君主身边的贵宾离席之际要送赠礼物的情节,凸显了时光荏苒的无情和人事离别带来的遗憾。

然后,诗人以春花的开放和凋谢为喻,暗示人生的短暂和美好的瞬间易逝。诗人表达了对于那些未能及时把握的时刻的后悔和遗憾,引发了读者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性的共鸣。

最后,以抛球乐为象征,作者寄托了珍惜现有时光与美好瞬间的希望。抛球乐象征了人生中的快乐和美好时光。通过一杯酒的赠予,诗人向读者传达了对于珍惜当下、享受当下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抛球乐的描写,折射出时光流逝和美好瞬间的珍贵和可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思熟虑的词句,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使读者在感叹时光匆匆的同时,也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á qū gē cí
杂曲歌辞

wǔ cǎi xiù tuán tuán, dēng jūn dài mào yán.
五彩绣团团,登君玳瑁筵。
zuì yí hóng zhú xià, piān chēng luò huā qián.
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
shàng kè rú xiān qǐ, yīng xū zèng yī chuán.
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chūn zǎo jiàn huā zhī, zhāo zhāo hèn fā chí.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jí kàn huā luò hòu, què yì wèi kāi shí.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xìng yǒu pāo qiú lè, yī bēi jūn mò cí.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作者信息

刘禹锡 (共723首诗)

刘白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