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恼人眠不得”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春色恼人眠不得”出自宋朝诗人释绍嵩的《次韵吴伯庸竹间梅花十绝》

“春色恼人眠不得”的上一句是:子细相看似有情

"春色恼人眠不得"平仄韵脚

拼音:chūn sè nǎo rén mián bù dé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仄韵) 上声十七筱  (仄韵) 入声十三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次韵吴伯庸竹间梅花十绝

释绍嵩 宋朝

孤芳高节共亭亭,子细相看似有情。

春色恼人眠不得,移床换枕到天明。

诗词解读

次韵吴伯庸竹间梅花十绝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吴伯庸竹间梅花十绝》是宋代释绍嵩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孤立高洁的花朵共同挺拔,

微小的细节中彼此相互注视,

春天的美景令人烦躁,无法入眠,

我换了床与枕,等到天明。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竹间梅花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孤立高洁的梅花的赞美。梅花在竹林中显得格外孤芳自赏,高洁而不媚俗。诗人以微小的细节描绘了梅花之间的相互欣赏,暗示了诗人对高洁品质和独立精神的推崇。然而,春天的美景却让诗人感到烦躁,无法入眠。最后,诗人决定换床与枕,等待天明,希望以此摆脱心中的烦恼。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竹间梅花的景象,展现了梅花高洁独立的品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梅花的世界,感受到了梅花的孤芳自赏之美。同时,诗人也通过春天的美景带来的烦躁情绪,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感受。通过换床换枕等待天明的决定,诗人展现了对困境的坚持和希望,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抑扬顿挫,语言简练,意境清新脱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高洁和独立品质的赞美,并暗示了自己对自由和宁静的追求。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释绍嵩 (共199首诗)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