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吝宴游过”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无吝宴游过”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无吝宴游过"平仄韵脚

拼音:wú lìn yàn yóu guò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韵脚:(平韵) 下平五歌  (仄韵) 去声二十一个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苏轼 宋朝

银塘朱槛麹尘波。

圆绿卷新荷。

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诗词解读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翻译、赏析和诗意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少年时在银塘游玩的情景,并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谊的赞颂。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银塘朱槛麴尘波。

圆绿卷新荷。

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少年时在银塘游玩的情景。银塘是一个湖泊,诗中的景象是在湖边的朱红栏杆上,飞起了微小的尘波。湖上盛开着娇艳的圆绿色荷花,花草间散发着清香。在这样的天气中,作者感到心情愉快,他将自己沉醉在美好的佳节之中,以酒和歌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豪情。在这样的美景中,狱草的烟雾弥漫,讼庭的人们安静无声,没有任何遗憾地尽情享受着宴会和游玩。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少年时期在银塘的游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美好时光和友谊的珍视。诗中的银塘、朱槛、麴尘波等景物描写生动细腻,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荷花的描绘使诗情更加鲜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通过描述清和的天气和沉醉的酒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快乐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两句诗"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则展现了一种宴游的意境。狱草烟深,讼庭人悄,形成了一种安静的氛围,使得宴游更加愉悦。这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诗中对逸乐生活的追求和对友谊的赞颂,将宴游作为表达情感的方式。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时光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和友谊的向往和珍视,展示了苏轼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ào nián yóu duān wǔ zèng huáng shǒu xú jūn yóu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yín táng zhū kǎn qū chén bō.
银塘朱槛麹尘波。
yuán lǜ juǎn xīn hé.
圆绿卷新荷。
lán tiáo jiàn yù, chāng huā niàng jiǔ, tiān qì shàng qīng hé.
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hǎo jiāng shěn zuì chóu jiā jié, shí fēn jiǔ yī fēn gē.
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yù cǎo yān shēn, sòng tíng rén qiāo, wú lìn yàn yóu guò.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作者信息

苏轼 (共3459首诗)

苏黄,三苏,苏辛,宋四家,唐宋八大家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