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不知湖水深”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春至不知湖水深”出自唐朝诗人贾至的《君山》
“春至不知湖水深”的上一句是:手援紫藟坐碧草
“春至不知湖水深”的下一句是:日暮忘却巴陵道
"春至不知湖水深"平仄韵脚
拼音:chūn zhì bù zhī hú shuǐ shēn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仄韵) 去声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君山
湘中老人读黄老,手援紫藟坐碧草。
春至不知湖水深,日暮忘却巴陵道。
诗词解读
君山翻译、赏析和诗意
《君山》是唐代贾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湘中老人读黄老,
手援紫藟坐碧草。
春至不知湖水深,
日暮忘却巴陵道。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湘中的老人,在湖畔读黄老之书,坐在碧草之上,手中执着紫色的藟(指一种草本植物)。春天来临时,老人并不知道湖水有多深,到了日暮时分,也渐渐忘却了回巴陵的路。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老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沉体悟。首句“湘中老人读黄老”,揭示了老人在湘中地区读黄老之书的情景,黄老指的是道家思想家黄老(即黄帝和老子)。老人手援紫藟坐在碧草上,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他与自然的融合和安详。紫藟象征高尚、纯洁、典雅,与老人的精神境界相呼应。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老人对湖水深浅的无知和对时间的忘却。春天来临,湖水可能因为融雪或降雨而变深,老人却不知情,这暗含了老人对自然变化的超然态度。而日暮时分,老人也渐渐忘却了回家的路,这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超脱和对人间事物的淡漠。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老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尘世的超然态度,表达了贾至对于自然、时光和人生的审慎思考。诗意深邃,意境清幽,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