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静深松里”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色静深松里”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青溪》

"色静深松里"平仄韵脚

拼音:sè jìng shēn sōng lǐ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青溪

王维 唐朝

〔一作过青溪水作〕

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漾(一作演)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

清川(一作明)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

诗词解读

青溪翻译、赏析和诗意

《青溪》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

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写了作者在青溪水中垂钓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山水之美和自然景物的声色,表达了自己心灵的宁静和宁愿将时间停留在这样的清幽环境中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青溪的美景。诗人通过使用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自然的怀抱。诗中的黄花川、青溪水、山与松树等景物形象生动,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作者以青溪水为引子,通过描述水流的转折和山势的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奇妙。水声在乱石之间回荡,山色在深松之中静谧,整个景象和谐而宁静。水面上漾荇菱,清澈见底,映照着青翠的葭苇。诗人的心境也因此变得宁静,他将自己的内心与这片清幽的山水相融合,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纯净。最后,诗人请留在盘石上垂钓,这是他对这片美景的留恋和向往,也表达了他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自然山水的美丽和作者内心的宁静。通过描绘清幽的青溪和垂钓的情景,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并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这首诗既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又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理想,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经典之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王维 (共404首诗)

王孟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