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黄时雨”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梅子黄时雨”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横塘路/青玉案》

“梅子黄时雨”是诗词横塘路/青玉案的最后一句

"梅子黄时雨"平仄韵脚

拼音:méi zǐ huáng shí yǔ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横塘路/青玉案

贺铸 宋朝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诗词解读

横塘路/青玉案翻译、赏析和诗意

【注释】

①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②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③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 锦瑟:饰有彩纹的瑟。

④月台:赏月的平台。 花榭:花木环绕的房子。

⑤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 朱户:朱红的大门。

⑥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⑦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事见南朝江淹故事。

⑧都几许:共有多少。

⑨一川:遍地。

【评解】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

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

的无限愁思。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能兴起人们

无限想象,为当时传诵的名篇。

【集评】

周紫芝《竹坡诗话》:贺方回尝作《青玉案》,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

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

罗大经《鹤林玉露》:贺方回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

时雨”。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沈谦《填词杂说》:“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特善于喻愁,正以

琐碎为妙。

先著、程洪《词洁》:方回《青玉案》词工妙之至,无迹可寻,语句思路亦在目前,

而千人万人不能凑拍。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叠写三句闲愁,真绝唱!

刘熙载《艺概》:贺方回《青玉案》词收四句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其末句好处全在“试问”呼起,及与上“一川”二句并用耳。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贺铸晚年退隐至苏州,并在城外十里处横塘有住所,词人

常往来其间。这首词写于此时此地。汉中写路遇一女子,而引起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

作者信息

贺铸 (共881首诗)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