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得一以清”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天得一以清”出自宋朝诗人释师观的《偈颂七十六首》

“天得一以清”是诗词偈颂七十六首的第一句

“天得一以清”的下一句是:地得一以宁

"天得一以清"平仄韵脚

拼音:tiān de yī yǐ qīng

平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偈颂七十六首

释师观 宋朝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君王得人处,矛头相共举。

诗词解读

偈颂七十六首翻译、赏析和诗意

《偈颂七十六首》是宋代释师观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君王得人处,

矛头相共举。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一种理想的状态。诗中描述了天地与人君的和谐共处,以及人民的团结一心。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寥寥数语道出了一个理想的境界。首句"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通过对天地的赞美,表达了宇宙间的秩序和和谐。"天得一"指的是天空的纯净,"地得一"则指大地的宁静。这两句表达了大自然的安宁与和谐,暗示了宇宙的整体秩序。

接着,诗人转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君王得人处,矛头相共举"。这句表达了君主与臣民之间的和谐。"君王得人处"意味着君主在治理国家时得到民众的支持和配合,而"矛头相共举"则暗示了人民的团结一心,共同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它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团结和稳定的向往,同时也呼吁人们保持和谐的关系,共同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而努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释师观 (共151首诗)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