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真金不镀金”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若是真金不镀金”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答章孝标》

“若是真金不镀金”的上一句是:假金只用真金镀

“若是真金不镀金”的下一句是:十载长安得一第

"若是真金不镀金"平仄韵脚

拼音:ruò shì zhēn jīn bù dù jīn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答章孝标

李绅 唐朝

假金只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诗词解读

答章孝标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答章孝标》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将假的金子用真金来镀,若是真金不再镀金。在长安十年才得以进取一次,何必要空着肚子要多么高的抱负。

诗意:

这首诗是李绅给儿时的朋友章孝标的回信。章孝标可能向李绅诉说了自己对官职和功名的渴望,而李绅则以这首诗回答了他。

诗中的"假金"和"真金"象征着功名和官职。李绅告诉章孝标,尽管权力地位的象征很重要,但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它们。他通过"将假的金子用真金来镀"这个比喻,告诫章孝标在追求官职和功名的过程中,要保持真诚和正直的本性。

长安是唐代当时的首都,也是文化和政治的中心。李绅说自己在长安待了十年,才有机会得到一次进取,意味着他长期以来对官位的渴望和努力。然而,他用"何须空腹用高心"这句话告诉章孝标,不必以功名为目标而过分奋发,而要注重自身修养与品质的提升。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明确的比喻,表达了李绅对功名和官职追求的反思。他不仅告诫了章孝标,也给读者以启示:追求官位和功名的过程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如何利用这些权力,并保持真实和正直的本性。

诗中的"假金"和"真金"象征着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而"将假的金子用真金来镀"则表明了诗人的态度。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得诗歌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是李绅对功名和官职追求的反思,也是他对朋友和读者的教诲。诗中所表达的价值观和人生智慧,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当代人也有着借鉴和启示的作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李绅 (共127首诗)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