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谏而死”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比干谏而死”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风其五十一》

“比干谏而死”的上一句是:菉葹盈高门

“比干谏而死”的下一句是:屈平窜湘源

"比干谏而死"平仄韵脚

拼音:bǐ gàn jiàn ér sǐ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古风其五十一

李白 唐朝

殷後乱天纪。

楚怀亦已昏。

夷羊满中野。

菉葹盈高门。

比干谏而死。

屈平窜湘源。

虎口何婉娈。

女媭空婵媛。

彭咸久沦没。

此意与谁论。

诗词解读

古风其五十一翻译、赏析和诗意

《古风其五十一》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殷后乱天纪。

楚怀亦已昏。

夷羊满中野。

菉葹盈高门。

比干谏而死。

屈平窜湘源。

虎口何婉娈。

女媭空婵媛。

彭咸久沦没。

此意与谁论。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古代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和人物,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结局。诗中提到了殷朝的衰落、楚国的衰败、夷羊的繁衍、草木丛生的高门、比干的谏言而死、屈平逃亡湘源、虎口下的娉婷女子、被困在妖艳容貌中的女子,以及彭咸长期的沉沦。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悲剧和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人性的深刻观察。

赏析:

《古风其五十一》通过列举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和人物,呈现了一个壮阔而悲怆的画面。诗中的殷后、楚怀、夷羊、菉葹、比干、屈平、彭咸等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或事件,它们代表了不同的命运和结局。通过描绘这些历史片段,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诗词中的"殷后乱天纪"指的是殷朝的衰落和混乱时期。"楚怀亦已昏"描述了楚国的衰败和颓废。"夷羊满中野"意味着自然界的繁衍和生机。"菉葹盈高门"描绘了草木丛生的高门,可能暗含了社会的昌盛和繁荣。"比干谏而死"指的是比干为了劝谏殷纣王而被杀害的悲剧。"屈平窜湘源"描述了屈原逃亡湘江流域的情景,暗示了他的悲愤和无奈。"虎口何婉娈"描绘了虎口下的美丽女子,可能象征着被困在危险和困境中的人们。"女媭空婵媛"则表示女子的妖媚和脆弱。"彭咸久沦没"指的是彭咸长期的沉沦和失落。

整首诗词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反复列举不同人物和事件,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深思。它揭示了人们在历史的洪流中所经历的命运和困境,以及人性的复杂和脆弱。通过描绘这些悲剧和挣扎,诗词传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李白 (共981首诗)

大李杜,酒中八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