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与日月悬”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名与日月悬”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陈拾遗故宅(宅在射洪县东七里东武山下)》

“名与日月悬”的上一句是:公生扬马后

陈拾遗故宅(宅在射洪县东七里东武山下)

杜甫 唐朝

拾遗平昔居,大屋尚修椽。

悠扬荒山日,惨澹故园烟。

位下曷足伤,所贵者圣贤。

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

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

同游英俊人,多秉辅佐权。

彦昭超玉价,郭振起通泉。

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

盛事会一时,此堂岂千年。

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编。

诗词解读

陈拾遗故宅(宅在射洪县东七里东武山下)翻译、赏析和诗意

《陈拾遗故宅(宅在射洪县东七里东武山下)》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陈拾遗的故居,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拾遗先贤的敬佩之情。

诗中描绘了陈拾遗的故居,大屋依然修葺着,椽子仍然完好。荒山上的阳光依旧明媚,但故园却笼罩在凄凉的烟雾中。诗人感叹自己身份低微,无法享受到贵族般的生活,而那些受人尊敬的圣贤却能够得到尊荣。这些圣贤才华出众,继承了屈原和左丘明的文化传统,他们的智慧和才能无法与普通人相比。陈拾遗出生在贫寒的家庭,但他的名声却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悬挂在天空中。他结交了许多有才华的人,他们在政治和文化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彦昭和郭振都是他的朋友,他们的才华和贡献被人们广泛赞美。即使到了今天,他的屋子依然保持着原貌,素壁上依然可见他的书法作品。这个屋子见证了许多盛事,虽然不能永恒存在,但它所代表的忠诚和正直的精神将会长存。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自己的遭遇和命运与陈拾遗的相似之处,对他的事迹和遗编产生了共鸣和感慨。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陈拾遗的故居和他的事迹,表达了对拾遗先贤的敬佩之情。诗人通过对陈拾遗的赞美,展现了自己对于正直和忠诚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自身命运的理解和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én shí yí gù zhái zhái zài shè hóng xiàn dōng qī lǐ dōng wǔ shān xià
陈拾遗故宅(宅在射洪县东七里东武山下)

shí yí píng xī jū, dà wū shàng xiū chuán.
拾遗平昔居,大屋尚修椽。
yōu yáng huāng shān rì, cǎn dàn gù yuán yān.
悠扬荒山日,惨澹故园烟。
wèi xià hé zú shāng, suǒ guì zhě shèng xián.
位下曷足伤,所贵者圣贤。
yǒu cái jì sāo yǎ, zhé jiàng bù bǐ jiān.
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
gōng shēng yáng mǎ hòu, míng yǔ rì yuè xuán.
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
tóng yóu yīng jùn rén, duō bǐng fǔ zuǒ quán.
同游英俊人,多秉辅佐权。
yàn zhāo chāo yù jià, guō zhèn qǐ tōng quán.
彦昭超玉价,郭振起通泉。
dào jīn sù bì huá, sǎ hàn yín gōu lián.
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
shèng shì huì yī shí, cǐ táng qǐ qiān nián.
盛事会一时,此堂岂千年。
zhōng gǔ lì zhōng yì, gǎn yù yǒu yí biān.
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编。

作者信息

杜甫 (共1171首诗)

大李杜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