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诚未多”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人间诚未多”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江头四咏》
"人间诚未多"平仄韵脚
拼音:rén jiān chéng wèi duō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江头四咏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
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
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诗词解读
江头四咏翻译、赏析和诗意
《江头四咏·栀子》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创作,该诗赞颂了栀子的美丽和价值,并借此探讨了人生和道德的关系。
诗中,杜甫将栀子与其他树木相比较,认为栀子在人间虽然不常见,但其外形美丽,且具有药用价值。杜甫将栀子与道德相联系,认为栀子虽然有益于身体健康,但过多的食用会伤害到人的道德修养。红色的栀子因风霜的作用而丰实,而青色的栀子则因为雨露的滋润而健康。然而,杜甫提醒人们,对于无情的自然界来说,栀子虽然美丽,但它最珍贵的地方在于它能映照在江水上,与江波相互映衬。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大致为:
栀子与其他木类相比,在人间并不常见。
它的颜色对于人体来说有益,
但过量食用会伤害到道德。
红色栀子因风霜而实,
青色栀子因雨露而健康。
然而,对于无情的自然来说,
栀子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能映照在江波上。
整首诗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描绘了栀子的美丽和价值,并通过对栀子与人生及道德的关系的思考,展示了杜甫深厚的哲学素养。杜甫的诗中常常融入了对人生和社会状况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自然界和人性的感悟。这首诗体现了杜甫对于人、自然和道德关系的关注,同时也暗示着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呼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