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语仍低面”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不语仍低面”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鹊踏枝》

“不语仍低面”的上一句是:暂近还遥

“不语仍低面”的下一句是:直至情多缘少见

鹊踏枝

欧阳修 宋朝

一曲尊前开画扇。

暂近还遥,不语仍低面。

直至情多缘少见。

千金不直双回眄。

苦恨行云容易散。

过尽佳期,争向年芳晚。

百种寻思千万遍。

愁肠不似情难断。

诗词解读

鹊踏枝翻译、赏析和诗意

《鹊踏枝》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曲尊前开画扇。

暂近还遥,不语仍低面。

直至情多缘少见。

千金不直双回眄。

苦恨行云容易散。

过尽佳期,争向年芳晚。

百种寻思千万遍。

愁肠不似情难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相思之情。诗中的主人公在宴会上为了展示自己对才女的情意,开启了一把扇子。然而,虽然他们近在眼前,却相隔遥远,彼此之间没有语言交流,只是低头默默相对。作者表达了情感纠葛的复杂性,情意多而缘分却少,即使花费千金也无法使两人的目光直接交汇。作者苦恨行云般的痛苦很容易消散,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纷争和年华逝去。思念千百次,但愁肠并不像情感那样难以割舍。

赏析:

《鹊踏枝》是一首典型的宋代相思之作,通过描绘主人公的情感和内心矛盾,展示了宋代人文情思的特点。诗中使用了意象丰富的描写手法,如开画扇、行云等,以表达情感的复杂性和情思的纠结。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暂近和还遥、不语和低面、情多和缘少等对立的词语进行对比,突出了情感的矛盾和无奈。诗词以清丽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无法实现的爱情的感慨,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灵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其深情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为宋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凝聚了欧阳修的才情和思想。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爱情观和对于人生的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欧阳修 (共1188首诗)

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