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今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记得去年今日”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清平乐》

"记得去年今日"平仄韵脚

拼音:jì de qù nián jīn rì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四质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清平乐

晏殊 宋朝

春来秋去。

往事知何处。

燕子归飞兰泣露。

光景千留不住。

酒阑人散忡忡。

闲阶独倚梧桐。

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

诗词解读

清平乐翻译、赏析和诗意

《清平乐》是宋代文学家晏殊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天来了,秋天又过去。

过去的事情,我不知道在哪。

燕子回来了,飞翔在兰花上,泪水像露珠一样。

美好的景色无法停留,只能千古留在回忆中。

酒席散去,人们离散感到忧伤。

在空闲的台阶上,我独自倚着梧桐树。

记得去年的今天,如同往昔的黄叶随西风飘落。

诗意:

《清平乐》表达了晏殊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描绘了春天到来和秋天过去的情景,暗示了岁月的不可逆转。过去的事情已经不复存在,诗人对往事的位置已不可知。燕子归巢,飞翔在兰花上,泪水如露,表达了离别和伤感之情。诗人感叹美好的景色无法永驻,只能在回忆中流传。在酒席散去之后,人们感到忧伤和寂寥。最后,诗人独自倚着梧桐树,回忆起去年的今天,黄叶随着西风飘落,唤起对往昔时光的思念和感慨。

赏析:

《清平乐》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在诗中,春天和秋天作为代表季节,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变化。燕子归巢的形象,与兰花和泪水相连,表达了离别和伤感之情,强调了人事易逝的主题。美好的景色无法永久停留,只能在回忆中留存,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触人心弦。诗人独自倚着梧桐树,回忆去年的今天,黄叶随西风飘落,展现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思念之情。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人生的瞬息万变和时光的流转,给人一种深深的思索和感慨。《清平乐》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痛感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引起读者对生命和人事变迁的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晏殊 (共379首诗)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