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归来闻好语”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山寺归来闻好语”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归宜兴留题竹西寺》

"山寺归来闻好语"平仄韵脚

拼音:shān sì guī lái wén hǎo yǔ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

苏轼 宋朝

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

剩觅蜀冈新井水,要携乡味过江东。

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罂粟汤。

暂借藤床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

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

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诗词解读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翻译、赏析和诗意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在归途中停留在竹西寺的情景,表达了对田园生活和故乡的向往,以及对自由自在、宁静祥和的生活态度。

以下是《归宜兴留题竹西寺》的中文译文:

十年归梦寄西风,

这十年来漂泊在外,寄托思念之情于西风,

此去真为田舍翁。

如今真的归回乡村,像一个平凡的农家人。

剩觅蜀冈新井水,

寻觅蜀山的新井水,

要携乡味过江东。

希望带着乡土的味道过江东去。

道人劝饮鸡苏水,

庙中的道士劝我喝鸡苏水,

童子能煎罂粟汤。

小童还会煮罂粟汤。

暂借藤床与瓦枕,

暂时借用竹西寺的藤床和瓦枕,

莫教辜负竹风凉。

不要让我辜负这竹风的凉爽。

此生已觉都无事,

我已经觉得此生没有什么大事可做,

今岁仍逢大有年。

但今年依然是丰收的一年。

山寺归来闻好语,

我回到山寺听到了好的言语,

野花啼鸟亦欣然。

野花开放,鸟儿欢唱,一片欣然的景象。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归乡的渴望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他在诗中描绘了归途中的一系列画面,包括寻找新井水、与道士和小童交谈、借用庙中的藤床和瓦枕等。通过这些描写,苏轼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对乡村风光和宁静的追求。

诗中的竹西寺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了宁静、自由和纯朴的生活。苏轼在归途中暂时停留在竹西寺,借用庙中的藤床和瓦枕,感受竹风的凉爽,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珍视和执着。

整首诗词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西风、蜀冈、竹风等,与人物形象的对比,如田舍翁、道人、童子等,展示了苏轼对自然与人文的关注,并以此凸显了他对简单真实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归乡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宁静和纯朴的追求。通过细腻而自然的描写,苏轼展现了他独特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使读者产生共鸣,并引发对美好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uī yí xīng liú tí zhú xī sì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

shí nián guī mèng jì xī fēng, cǐ qù zhēn wèi tián shè wēng.
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
shèng mì shǔ gāng xīn jǐng shuǐ, yào xié xiāng wèi guò jiāng dōng.
剩觅蜀冈新井水,要携乡味过江东。
dào rén quàn yǐn jī sū shuǐ, tóng zǐ néng jiān yīng sù tāng.
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罂粟汤。
zàn jiè téng chuáng yǔ wǎ zhěn, mò jiào gū fù zhú fēng liáng.
暂借藤床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
cǐ shēng yǐ jué dōu wú shì, jīn suì réng féng dà yǒu nián.
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
shān sì guī lái wén hǎo yǔ, yě huā tí niǎo yì xīn rán.
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作者信息

苏轼 (共3459首诗)

苏黄,三苏,苏辛,宋四家,唐宋八大家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