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紧云轻欲变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风紧云轻欲变秋”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替人愁》

"风紧云轻欲变秋"平仄韵脚

拼音:fēng jǐn yún qīng yù biàn qiū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替人愁

贺铸 宋朝

风紧云轻欲变秋。

雨初收。

江城水路漫悠悠。

带汀洲。

正是客心孤迥处,转归舟。

谁家红袖倚津楼。

替人愁。

诗词解读

替人愁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替人愁》

朝代:宋代

作者:贺铸

风紧云轻欲变秋,

雨初收,

江城水路漫悠悠。

带汀洲,

正是客心孤迥处,

转归舟。

谁家红袖倚津楼,

替人愁。

中文译文:

风劲,云淡,秋意渐浓,

雨初停,

江城的水路一片广阔。

带着船只来到汀洲,

这里正是旅客心灵孤独之处,

他们将要乘舟返回。

有人家的女子,倚在津楼上,

代替别人担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贺铸的作品,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孤独和忧愁之情。

诗的开头描绘了风劲云淡,秋天的气息渐渐浓厚,暗示着季节的变迁和人事的变化。雨初停,江城的水路在天空和大地的交汇处展开,远远地延伸开来。这里的"带汀洲"表达了船只带着人们驶向江边的沙洲,象征着旅客即将离开的意象。

接着,诗人表达了旅客心灵孤独之处,暗示他们即将乘船回返故乡。在这个时刻,诗人提到了津楼上的女子,她倚在楼上,红袖垂下,似乎在为别人担忧。这句"替人愁"成为整首诗的核心,表达了旅客离别时的无奈与忧伤,以及他们心中期待有人替代自己感受离愁别绪的情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描写,展示了离别时的孤独和无助,以及渴望有人替代自己承担思念之情的愿望。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绘,贺铸表达了人们在离故乡远行时常常感受到的心理状态,使读者产生共鸣。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是宋代诗歌中的一首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贺铸 (共881首诗)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