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与身孰亲”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名与身孰亲”出自唐朝诗人常建的《古兴》

"名与身孰亲"平仄韵脚

拼音:míng yǔ shēn shú qīn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古兴

常建 唐朝

汉上逢老翁,江口为僵尸。

白发沾黄泥,遗骸集乌鸱。

机巧自此忘,精魄今何之。

风吹钓竿折,鱼跃安能施。

白水明汀洲,菰蒲冒深陂。

唯留扁舟影,系在长江湄。

突兀枯松枝,悠扬女萝丝。

托身难凭依,生死焉相知。

遍观今时人,举世皆尔为。

将军死重围,汉卒犹争驰。

百马同一衔,万轮同一规。

名与身孰亲,君子宜固思。

诗词解读

古兴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文译文:在汉上遇到了一位年老的翁,江口的僵尸。白发沾满了黄泥,尸体被乌鸱聚集着。机巧才智从此遗忘,灵魂现在到了何处。风吹断了钓竿,鱼跃如何能施展。白水明亮的汀洲,菰蒲茂盛的深陂。只留下扁舟的倒影,系在长江的河滩上。突兀的枯松枝,轻盈飘逸的女萝丝。寄身难有依托,生死焉能相知。遍观当下的人们,世界上都是像你一样。将军死在重重包围之中,汉朝的士兵仍然奋勇冲杀。百匹马共同驮着重担,万辆车同样按照规矩行进。名誉和身份哪一个更亲近,君子应该深思。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以富有情感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充满荒凉和忧愁的景象。诗中描述了一个遇到了年老僵尸的人,一个陷入了孤寂和忘记机巧的人。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对当下人们的观察,暗示了人们对生死、名誉和身份的思考。整首诗以苍凉的气氛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悲怆之感,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诗人反思人们对于外在名利的追求,呼吁人们应该更加关注内在的品德和思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君子宜固思”的价值理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常建 (共65首诗)

常建,籍贯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后游历长安(现在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