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临老相逢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谁知临老相逢日”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初见刘二十八郎中有感》

"谁知临老相逢日"平仄韵脚

拼音:shéi zhī lín lǎo xiāng féng rì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四质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初见刘二十八郎中有感

白居易 唐朝

欲话毗陵君反袂,欲言夏口我沾衣。

谁知临老相逢日,悲叹声多语笑稀。

诗词解读

初见刘二十八郎中有感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文译文:

初见刘二十八郎中有感

欲话毗陵君反袂,

欲言夏口我沾衣。

谁知临老相逢日,

悲叹声多语笑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代写的,诗歌描绘了他初次见到刘二十八郎中时的感受。

首先,诗中提到了毗陵君和夏口,可能是指两个地方的官员。诗人愿意和毗陵君交谈,分享他的人生经历,同时也愿意和夏口的人交流,希望他们能够理解他的经历和心情。

然而,当诗人老去并与刘二十八郎中相遇时,他发现他们的交流日子已经不多了,悲叹之声多于欢笑。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生命瞬息的深深感慨。

整个诗歌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流转的感叹和无常的思考。通过描绘人生中的一次相逢,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切感受。诗歌简洁明了,展示了白居易的敏锐洞察力和对生命真理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白居易 (共2741首诗)

元白,刘白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