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一轮明月”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放一轮明月”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望远行(仙吕调)》

"放一轮明月"平仄韵脚

拼音:fàng yī lún míng yuè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六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望远行(仙吕调)

柳永 宋朝

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

乱飘僧舍,密洒歌楼,迤逦渐迷鸳瓦。

好是渔人,披得一蓑归去,江上晚来堪画。

满长安,高却旗亭酒价。

幽雅。

乘兴最宜访戴,泛小棹、越溪潇洒。

皓鹤夺鲜,白鹇失素,千里广铺寒野。

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别有瑶台琼榭。

放一轮明月,交光清夜。

诗词解读

望远行(仙吕调)翻译、赏析和诗意

《望远行(仙吕调)》是宋代文学家柳永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长空降瑞,寒风翦,

淅淅瑶花初下。

乱飘僧舍,密洒歌楼,

迤逦渐迷鸳瓦。

好是渔人,

披得一蓑归去,

江上晚来堪画。

满长安,高却旗亭酒价。

幽雅。

乘兴最宜访戴,

泛小棹、越溪潇洒。

皓鹤夺鲜,白鹇失素,

千里广铺寒野。

须信幽兰歌断,

彤云收尽,

别有瑶台琼榭。

放一轮明月,交光清夜。

诗意和赏析:

《望远行(仙吕调)》描绘了一幅意境优美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心境的感悟。

诗的开头,长空降下瑞气,寒风吹拂,落下淅淅瑶花,给人以一种初春的感觉。僧舍上的花瓣乱飘,歌楼上的花瓣密密洒下,景色渐渐迷离,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称赞渔人,他身披一蓑斗篷,归船晚归,情景如画。长安城里充满了欢乐,但高楼上的酒的价格却很高,这是对现实的一种讽刺。整体氛围幽雅,适合乘兴去拜访朋友戴伯,一起泛舟小船,在越溪上自在地漂流。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一幅广袤的寒野,皓鹤和白鹇在其中竞相斗艳,形成了千里广阔的壮丽景象。但是,作者告诫人们要相信幽兰的歌声会在秋天逐渐停止,彤云的颜色会慢慢收敛,就像瑶台琼榭一样,另有一番景色。

最后,诗人借放一轮明月,交相辉映的清夜来作结,给整首诗词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生活中种种不同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之美的赞美和思考,展现了柳永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àng yuǎn xíng xiān lǚ diào
望远行(仙吕调)

cháng kōng jiàng ruì, hán fēng jiǎn, xī xī yáo huā chū xià.
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
luàn piāo sēng shè, mì sǎ gē lóu, yǐ lǐ jiàn mí yuān wǎ.
乱飘僧舍,密洒歌楼,迤逦渐迷鸳瓦。
hǎo shì yú rén, pī dé yī suō guī qù, jiāng shàng wǎn lái kān huà.
好是渔人,披得一蓑归去,江上晚来堪画。
mǎn cháng ān, gāo què qí tíng jiǔ jià.
满长安,高却旗亭酒价。
yōu yǎ.
幽雅。
chéng xìng zuì yí fǎng dài, fàn xiǎo zhào yuè xī xiāo sǎ.
乘兴最宜访戴,泛小棹、越溪潇洒。
hào hè duó xiān, bái xián shī sù, qiān lǐ guǎng pù hán yě.
皓鹤夺鲜,白鹇失素,千里广铺寒野。
xū xìn yōu lán gē duàn, tóng yún shōu jǐn, bié yǒu yáo tái qióng xiè.
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别有瑶台琼榭。
fàng yī lún míng yuè, jiāo guāng qīng yè.
放一轮明月,交光清夜。

作者信息

柳永 (共291首诗)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