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游化城”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梦中游化城”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江月五首》
“梦中游化城”是诗词江月五首的最后一句
"梦中游化城"平仄韵脚
拼音:mèng zhōng yóu huà chéng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江月五首
四更山吐月,皎皎为谁明。
幽人赴我约,坐待玉绳横。
野桥多断板,山寺有微行。
今夕定何夕,梦中游化城。
诗词解读
江月五首翻译、赏析和诗意
《江月五首》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夜晚江上的月光景象,并表达了对离别和相聚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四更山吐月,皎皎为谁明。
在凌晨时分,山上的月亮明亮地照耀着,为了谁而明亮呢?
幽人赴我约,坐待玉绳横。
寂寞的人前来与我约会,我们坐下等待着把玩玉绳。
野桥多断板,山寺有微行。
野外的桥梁很多都破损了,山寺里只有微弱的灯光。
今夕定何夕,梦中游化城。
今晚又是哪个夜晚呢?在梦中我游走在化城之中。
这首诗词以描绘江上明亮的月光为主题,通过探讨月亮的明亮究竟为了谁而存在,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相聚的思念之情。诗词的开篇以"四更山吐月,皎皎为谁明"描绘了月亮的明亮景象,但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疑问,不知道月亮的明亮是为了谁而存在。接着,诗中出现了"幽人赴我约",表达了作者对某个寂寞的人的邀请和期待,两人坐下等待着把玩玉绳,这里的玉绳可能象征着情感的纽带。随后的描述"野桥多断板,山寺有微行"描绘了破损的野外桥梁和微弱的山寺灯光,营造了一种寂静和孤独的氛围。最后两句"今夕定何夕,梦中游化城"则表达了作者对此时此刻的期待和想象。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思念和对未知事物的向往,给人以一种寂寥而又温情的感觉。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和意境展示了夜晚江上的美丽景色,并通过对人情离合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未知和遥远的向往。诗词的意境清新,语言简洁,虽然字数不多,却能唤起读者对夜晚江上月光的美好回忆和对离别和相聚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