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春色满园关不住”出自宋朝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宋朝

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门九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词解读

游园不值翻译、赏析和诗意

《游园不值》是宋代文学家叶绍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应嫌屐齿印苍苔,

十扣柴门九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游园的经历和所感所想。诗中表达了游园之地的凄凉和荒废,以及春光的美丽与无法被囚禁的自由之意。作者以此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对自由、美好的向往。

赏析:

《游园不值》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具体赏析:

1. "应嫌屐齿印苍苔":这句诗以一种自嘲的语气,暗示了作者应该嫌弃自己的足迹留下的痕迹,这些痕迹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不可挽回。这种自省和无奈的心情在诗中得到了抒发。

2. "十扣柴门九不开":这句诗通过对柴门的描述,揭示了游园的荒废和冷清。作者用数字的排比手法,强调了门扣不开的频率之高,进一步凸显了荒废的景象。这种荒废不仅仅是指游园本身,还可以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忽视和无动于衷。

3. "春色满园关不住":这句诗以春色为象征,表达了美好与自由的力量。尽管游园被冷落和荒废,但春天的美景却无法被困住,犹如一股强大的生命力,通过墙缝间的一枝红杏,逃离了囚禁,展现出自由和生机。

4. "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通过红杏的形象,表达了自由和生机的力量。红杏是春天的象征,它的出现犹如一丝希望和活力的闪现,打破了游园的沉寂和冷清,给人以希望和欣喜之感。

总体而言,《游园不值》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的向往。诗中的景物描写、象征手法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意更加深刻,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这首诗呈现出了叶绍翁独特的情感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不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叶绍翁 (共55首诗)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