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渡相传为汨罗”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竞渡相传为汨罗”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

“竞渡相传为汨罗”是诗词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的第一句

"竞渡相传为汨罗"平仄韵脚

拼音:jìng dù xiāng chuán wèi mì lu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

白居易 唐朝

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

自经放逐来憔悴,能校灵均死几多。

诗词解读

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文译文:

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竞渡

竞渡相传为汨罗,

无法阻止意愿。

自从被放逐以来,我变得憔悴,

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灵魂死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杨使君的,表达了自己在流放万州期间的心情。杨使君可能是白居易的知己之一,白居易借杨使君参加竞渡比赛的场景,抒发自己被流放时的无奈和思念之情。

诗的第一句写竞渡比赛是汨罗相传的,意味着这个比赛已经存在了很久,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无法阻止人们参与的意愿。这可以理解为白居易对自己被流放的无奈,无法改变现实的局限。

诗的第二句以自己被放逐以来憔悴的身体来表达对流放生活的痛苦和羁绊。白居易流放后在万州生活艰苦,他的身体状况也逐渐变得憔悴。

诗的最后两句以灵魂的死亡来形容自己在流放地所看到的一切,可能是指他在流放地所见的不公、腐败等现象,或者是他心中的希望和理想的破灭。这种死亡并不是真正的生命的结束,而是对梦想、希望的消失和绝望的象征。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己在流放万州期间的痛苦和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对情感交流与友谊的思念之情。整首诗写意深长,语言简练,通过简洁的描写,展现出流放生活的苦楚和无助,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白居易 (共2741首诗)

元白,刘白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