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世心力弱”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忧世心力弱”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西阁曝日》

“忧世心力弱”是诗词西阁曝日的最后一句

"忧世心力弱"平仄韵脚

拼音:yōu shì xīn lì ruò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西阁曝日

杜甫 唐朝

凛冽倦玄冬,负暄嗜飞阁。

羲和流德泽,颛顼愧倚薄。

毛发具自和,肌肤潜沃若。

太阳信深仁,衰气欻有托。

欹倾烦注眼,容易收病脚。

流离木杪猿,翩跹山颠鹤。

用知苦聚散,哀乐日已作。

即事会赋诗,人生忽如昨。

古来遭丧乱,贤圣尽萧索。

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

诗词解读

西阁曝日翻译、赏析和诗意

《西阁曝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以冬日的阳光照射在西阁上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之感。

诗中,诗人描述了冬天的阳光透过西阁的窗户照射进来,自己身心疲乏,负债累累,感到颛顼、羲和的美德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微不足道。然而,阳光的温暖仍然能够治愈诗人的心灵,使他感到它象征着深刻的仁爱。但是,他也意识到自己逐渐衰老,身体已经虚弱不堪,容易生病。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流离失所的感觉,他把自己比作山顶上的猿猴和鹤,形容自己的处境艰难。他感叹人生的快速流逝,世事的变迁,表达了对世界的痛苦和对时光逝去的感触。最后,他询问自己为什么在晚年的时候还要忧虑世事,心力不堪,显示出对世事无奈和对人生的无常感到困扰。

这首诗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意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描绘冬日阳光的照耀和自己的衰老之感,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和世事的无奈和悲凉。整首诗以诗人的感叹和疲惫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逝去的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ī gé pù rì
西阁曝日

lǐn liè juàn xuán dōng, fù xuān shì fēi gé.
凛冽倦玄冬,负暄嗜飞阁。
xī hé liú dé zé, zhuān xū kuì yǐ báo.
羲和流德泽,颛顼愧倚薄。
máo fà jù zì hé, jī fū qián wò ruò.
毛发具自和,肌肤潜沃若。
tài yáng xìn shēn rén, shuāi qì chuā yǒu tuō.
太阳信深仁,衰气欻有托。
yī qīng fán zhù yǎn, róng yì shōu bìng jiǎo.
欹倾烦注眼,容易收病脚。
liú lí mù miǎo yuán, piān xiān shān diān hè.
流离木杪猿,翩跹山颠鹤。
yòng zhī kǔ jù sàn, āi yuè rì yǐ zuò.
用知苦聚散,哀乐日已作。
jí shì huì fù shī, rén shēng hū rú zuó.
即事会赋诗,人生忽如昨。
gǔ lái zāo sāng luàn, xián shèng jǐn xiāo suǒ.
古来遭丧乱,贤圣尽萧索。
hú wéi jiāng mù nián, yōu shì xīn lì ruò.
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

作者信息

杜甫 (共1171首诗)

大李杜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