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波中得自由”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万顷波中得自由”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渔父(一名渔歌子)》

“万顷波中得自由”的上一句是:酒满瓯

“万顷波中得自由”是诗词渔父(一名渔歌子)的最后一句

渔父(一名渔歌子)

李煜 唐朝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诗词解读

渔父(一名渔歌子)翻译、赏析和诗意

《渔父(一名渔歌子)》是唐代李煜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为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浪花有意千里雪,

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

快活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

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

万顷波中得自由。

诗意:

《渔父》描绘了一位渔父在波涛汹涌的海上捕鱼的情景。诗人通过渔父的视角,以自然景观和渔父的生活为主题,表达了渔父的快乐和对自由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渔父的生活和情感。首句“浪花有意千里雪”用形象的比喻把海上的浪花与千里飞雪相比,形容了波涛汹涌的壮丽景象。第二句“桃花无言一队春”则用桃花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同时也表示了诗人渴望得到春天的期盼。接下来的两句以“一壶酒,一竿身”形象地描述了渔父享受生活的态度,以及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整首诗以描绘渔父捕鱼的生活为主线,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节奏感展现了乐观向上的心态和对自由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和生活中的小事为主题,通过描写渔父的生活情景,表达对自由和乐观人生态度的向往。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出年轻人的豪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词以轻快的语调和舒缓的韵律,给人一种愉快、活泼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唤起读者的共鸣并给予他们一种生活的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ú fù yī míng yú gē zǐ
渔父(一名渔歌子)

làng huā yǒu yì qiān lǐ xuě, táo huā wú yán yī duì chūn.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yī hú jiǔ, yī gān shēn,
一壶酒,一竿身,
kuài huó rú nóng yǒu jǐ rén
快活如侬有几人¤
yī zhào chūn fēng yī yè zhōu, yī lún jiǎn lǚ yī qīng gōu.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huā mǎn zhǔ, jiǔ mǎn ōu,
花满渚,酒满瓯,
wàn qǐng bō zhōng de zì yóu.
万顷波中得自由。

作者信息

李煜 (共69首诗)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