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阳酒有余”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江阳酒有余”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史应之赞》

"江阳酒有余"平仄韵脚

拼音:jiāng yáng jiǔ yǒu yú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六鱼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史应之赞

黄庭坚 宋朝

眉山史应之,爱酒而滑稽。

对鄙不肖,醉眼一笑。

司马德操,万事但好。

东方戏嘲,惊动汉朝。

穷则德操,达则方朔。

天地一壼,不胶者卓。

应之老矣,似愚不愚。

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余。

诗词解读

史应之赞翻译、赏析和诗意

《史应之赞》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眉山史应之,爱酒而滑稽。

对鄙不肖,醉眼一笑。

司马德操,万事但好。

东方戏嘲,惊动汉朝。

穷则德操,达则方朔。

天地一壼,不胶者卓。

应之老矣,似愚不愚。

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史应之为题材,史应之是黄庭坚的朋友,他热爱酒,性格滑稽幽默。诗中描绘了史应之对于那些卑鄙不肖之人,只是醉眼一笑,不以为意。与此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司马德操,他对一切事物都抱着积极的态度。东方的戏嘲之声惊动了整个汉朝,这里可能是指一些愚昧无知的人对待事物的方式。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是德行高尚还是世故精明,诗中都提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作者通过描写史应之的年纪已经老了,但他的智慧与愚昧并存。最后两句描述了江安地区的食物匮乏,而江阳地区的酒却充足,这句可能是在诗中点明史应之所在地的现实情况。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史应之的赞赏和敬意,史应之的滑稽和幽默的性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中也融入了一些对于人生态度和追求卓越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史应之的评价,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一些人生哲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黄庭坚 (共2393首诗)

苏黄,宋四家,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