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涵清虚”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江天涵清虚”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江天涵清虚"平仄韵脚

拼音:jiāng tiān hán qīng xū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六鱼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李白 唐朝

朝涉白水源,暂与人俗疏。

岛屿佳境色,江天涵清虚。

目送去海云,心闲游川鱼。

长歌尽落日,乘月归田庐。

诗词解读

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翻译、赏析和诗意

《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朝涉白水源,

暂与人俗疏。

岛屿佳境色,

江天涵清虚。

目送去海云,

心闲游川鱼。

长歌尽落日,

乘月归田庐。

中文译文:

早晨到达白水源头,

暂时远离世俗之人。

美丽的岛屿景色,

江水与天空融为一体。

眼目送随风去向海的云,

心灵闲适地游弋于江边的鱼。

放声长歌直到太阳落下,

乘着明亮的月光回到家园的田庐。

诗意:

这首诗写诗人来到南阳的白水源头,远离尘世的繁杂,沉浸在自然美景中。诗中描绘了岛屿的美景、江水和天空的交融,以及心灵自由地享受自然的宁静和宽广。诗人将自己比作游弋于江边的鱼,随性而行。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乘着明亮的月光回到家园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归属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流畅的语言展现了南阳白水的美丽景色和诗人与自然的交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自由、宁静和归属的向往和追求。诗人的用词简练、意象清新,诗中的景物描绘具有生动而深远的意义。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引人入胜,展现了李白的豪放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烈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李白 (共981首诗)

大李杜,酒中八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