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还须活火烹”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活水还须活火烹”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是诗词汲江煎茶的第一句
“活水还须活火烹”的下一句是:?唐人云
"活水还须活火烹"平仄韵脚
拼音:huó shuǐ hái xū huó huǒ pēng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唐人云:茶须缓火炙,活火煎。
?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数荒村长短更。
诗词解读
汲江煎茶翻译、赏析和诗意
《汲江煎茶》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述煎茶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细微而美好的事物的赞美和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活水还须活火烹,
唐人云:茶须缓火炙,活火煎。
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
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
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
坐数荒村长短更。
这首诗词以煎茶为主题,通过描绘煎茶的过程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平凡事物的细致观察和赞美之情。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诗的开头写道“活水还须活火烹”,表达了制茶过程中需要用到活水和活火,突出了制茶的精细和独特之处。接着引用唐代诗人的话“茶须缓火炙,活火煎”,进一步强调了制茶的技艺和过程。
诗的下半部分描述了诗人亲自前往钓石取水来泡茶,用大瓢贮藏月光,回到家中将茶倒入春瓮,用小杓将泡好的茶倒入夜瓶,形象地展示了制茶的细致过程。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煎茶时的情景。茶雨已翻煎处脚,形容茶水沸腾激荡的景象;松风忽作泻时声,描绘出风吹过松树时沙沙作响的声音。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诗人展示了制茶过程中的生动场景和声音。
最后两句“枯肠未易禁三碗,坐数荒村长短更”,表达了诗人对品茗的热爱和沉迷。虽然茶的量逐渐增加,但诗人仍难以抵挡三碗茶的诱惑。他坐在荒村中,沉浸在茶的美味中,时间变得漫长或短暂,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茶文化的痴迷和享受。
总的来说,苏轼的《汲江煎茶》以煎茶为线索,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饱含情感的语言,赋予了平凡的事物以诗意和魅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细节的赞美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