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衣秋已寒”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狭衣秋已寒”出自金诗人元好问的《倪庄中秋》

“狭衣秋已寒”的上一句是: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的下一句是:儿童漫相忆

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诗词解读

翻译及注释

翻译

不想吃饭身体日渐消瘦,穿着平破烂的衣服,秋天的寒意不知不觉中到来,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回忆童年。那时候怎么知道人生的艰难,早上的露气飘进茅屋,在沙滩边能听到溪水的声音。每每到了晚上月亮(山中)就出来了,到了黎明也从没有看过一眼。

注释

强饭:亦作“彊饭”。努力加餐;勉强进食。

狭衣:不宽阔的衣服。

溪声:溪涧的流水声。

鉴赏

《倪庄中秋》是元代诗人元好问的一首诗,这首诗是写初秋时节,自己艰难的人生经历,由景入情,反映了艰辛的社会生活。

元好问的这首诗,内容实在,感情真挚,语言优美而不尚浮华。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ní zhuāng zhōng qiū
倪庄中秋

qiáng fàn rì yú shòu, xiá yī qiū yǐ hán.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ér tóng màn xiāng yì, xíng lù qǐ zhī nán.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lù qì rù máo wū, xī shēng xuān shí tān.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shān zhōng yè lái yuè, dào xiǎo bù céng kàn.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作者信息

元好问 (共476首诗)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