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历衡霍”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何事历衡霍”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送杨燕之东鲁》

“何事历衡霍”的上一句是:开门对玉莲

“何事历衡霍”的下一句是:云帆今始还

送杨燕之东鲁

李白 唐朝

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

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

夫子华阴居,开门对玉莲。

何事历衡霍,云帆今始还。

君坐稍解颜,为君歌此篇。

我固侯门士,谬登圣主筵。

一辞金华殿,蹭蹬长江边。

二子鲁门东,别来已经年。

因君此中去,不觉泪如泉。

诗词解读

送杨燕之东鲁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杨燕之东鲁》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杨燕之辞别李白前往东鲁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杨燕之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中提到了杨燕之的身份和家族的历史背景。他是关西的杨伯起,是汉朝时期的贤人,他的家族在四代三公中担任重要职位。他带着清风之气离开了江南,前往东鲁。杨燕之住在华阴,开门对着美丽的玉莲。他现在的身份是历任衡州和霍州的官员,而现在他的云帆才刚刚扬起,开始归航。

诗人李白是作为杨燕之的随行人员,在告别时感到悲伤。他坐在一旁,稍微放松了一下,为了送别杨燕之而歌唱了这首诗。李白自称是杨燕之侯门中的士人,在谬被邀请参加圣主的筵席。他离开了金华殿,来到长江边上,看到杨燕之的两个儿子已经在东鲁的门口等待已久。他们分别已经有好几年了。杨燕之即将离开这里,李白不禁不知不觉地流下了如泉般的泪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杨燕之的深深的依恋之情,通过描述杨燕之的过去和现在的身份,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失落感和不舍的情感。整个诗意流畅婉转,表达了友谊的珍贵和离别的伤感,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李白纵览诗才的风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李白 (共981首诗)

大李杜,酒中八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