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衣斑斓布”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蛮衣斑斓布”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蛮子歌》

"蛮衣斑斓布"平仄韵脚

拼音:mán yī bān lán bù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蛮子歌

刘禹锡 唐朝

蛮语钩輈音,蛮衣斑斓布。

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

忽逢乘马客,恍若惊麏顾。

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

诗词解读

蛮子歌翻译、赏析和诗意

《蛮子歌》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蛮人的生活,描绘了他们的语言、服饰和生活习性,传达了作者对于自由奔放、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蛮语钩輈音,蛮衣斑斓布。

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

忽逢乘马客,恍若惊麏顾。

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

中文译文:

蛮人的语言咏叹着美妙的歌声,蛮人的衣着熠熠生辉。

他们用熏香吸引麝香鼠,时节间举行祭祀,摆出鲜盛的食物。

忽然遇到乘马而来的客人,仿佛惊疑不定地望了过来。

蛮人手持腰斧走向高山,心意中不再走旧有的道路。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蛮人的生活和景象。蛮人的语言和衣着充满异域风情,色彩斑斓,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以熏香吸引麝香鼠,举行祭祀,丰富的食物摆设显现着他们的繁荣与兴盛。然而,突然出现的乘马客人却使他们慌乱,仿佛鲜有来访者的他们惊慌失措。最后,蛮人决定走上高山,告别旧有的道路,展示出他们追求自由、独立的生活态度和意志。

诗意质朴而奔放,充满了对蛮人自由生活的赞美。蛮人的语言、衣着和生活习性彰显了他们与世无争,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他们以熏香吸引鼠类,祭祀丰盛,展现了他们的繁荣和富裕。蛮人面对突然出现的客人,虽然惊惶失措,但最终决定放弃旧有的道路,向着未知的高山迈进。这种自由、无拘束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作者对自由奔放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蛮人的生活场景,富有夸张独特的色彩表现出蛮人的异域风情。同时,通过蛮人与客人的对比,展示了自由而无拘束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传递了作者对自由、独立思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赞美了蛮人的态度和方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mán zǐ gē
蛮子歌

mán yǔ gōu zhōu yīn, mán yī bān lán bù.
蛮语钩輈音,蛮衣斑斓布。
xūn lí jué shā shǔ, shí jié cí pán hù.
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
hū féng chéng mǎ kè, huǎng ruò jīng jūn gù.
忽逢乘马客,恍若惊麏顾。
yāo fǔ shàng gāo shān, yì xíng wú jiù lù.
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

作者信息

刘禹锡 (共723首诗)

刘白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