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草积”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满庭芳草积”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赠江华长老(江华,道州县名)》

"满庭芳草积"平仄韵脚

拼音:mǎn tíng fāng cǎo jī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仄韵) 入声十一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赠江华长老(江华,道州县名)

柳宗元 唐朝

老僧道机熟,默语心皆寂。

去岁别舂陵,沿流此投迹。

室空无侍者,巾屦唯挂壁。

一饭不愿馀,跏趺便终夕。

风窗疏竹响,露井寒松滴。

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

诗词解读

赠江华长老(江华,道州县名)翻译、赏析和诗意

赠江华长老(江华,道州县名)

老僧道机熟,默语心皆寂。

去岁别舂陵,沿流此投迹。

室空无侍者,巾屦唯挂壁。

一饭不愿馀,跏趺便终夕。

风窗疏竹响,露井寒松滴。

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

中文译文:

赠送江华长老(江华,道州县名)

老僧心术高超,默默无言,内心宁静。

去年离开舂陵,顺流而来到这里。

房屋空无他人服务,头巾和草鞋只挂在壁上。

一餐不留余,盘腿坐着整夜。

风从窗户悄然传来竹子的声响,露水从井中滴下寒松。

偶然的一片土地便成了安居之所,院子里的芳草已经覆盖得很厚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赠送给江华长老。诗人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江华长老的生活境遇和内心境界。

诗中的江华长老是一位修道之人,心机熟,内心静默无言,达到了心灵与外界的和谐。他离开舂陵,顺流而来,安居在这个偶然的地方。他的室内空无他人,他只挂着头巾和草鞋,生活简朴,不拘泥于物质的束缚。他每餐都吃得恰到好处,不浪费一丝一毫。他盘腿坐着整夜,表现出他修身养性的决心和毅力。

诗中描绘了江华长老的居所,窗户被风吹动,发出竹子的声响,从井中滴下的露水令冷松发出滴答的声音。这些细节刻画出江华长老的环境,也反映了他的内心境界的安宁和宁静。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写了江华长老的生活状态和境界。诗人对于这位道士的生活态度表示赞赏,表达了对他修身养性的敬佩和向往。诗中所描绘的寂静、简朴和宁静的生活境界,表达了柳宗元对于精神追求和内心平静的向往,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柳宗元 (共153首诗)

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