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春草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岁岁春草生”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大堤行寄万七》

“岁岁春草生”的上一句是:车马相驰突

“岁岁春草生”的下一句是:踏青二三月

"岁岁春草生"平仄韵脚

拼音:suì suì chūn cǎo shēng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大堤行寄万七

孟浩然 唐朝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

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

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诗词解读

大堤行寄万七翻译、赏析和诗意

《大堤行寄万七》

孟浩然

大堤行乐处,

车马相驰突。

岁岁春草生,

踏青二三月。

王孙挟珠弹,

游女矜罗袜。

携手今莫同,

江花为谁发。

诗词中文译文:

走在大堤之上,欢乐无忧,

车马疾驰,相互穿梭。

岁岁春草生,一年一年春天的草长得如此繁茂,

在二三月这个时候,大家都来踏青游玩。

贵族子弟们拿着珍珠玩,轻轻弹着,

游玩的女子们炫耀着自己细腻的罗袜。

手牵手,如今不再相同,

江边盛开的花朵,为了谁而绽放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大堤景象,展现了春天的欢乐和生机。大堤上车马的穿行和人们的踏青活动构成了欢乐的场景。

诗人通过描写贵族子弟挟着珍珠玩耍和游女炫耀罗袜,展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和贵族生活的奢华。诗人以“携手今莫同”,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人际关系的变迁。最后一句“江花为谁发”给人以思索,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无常和无意义。

整首诗用诗情画意的手法,展现了春天的欢乐和人们的游乐活动,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虚无和变化。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孟浩然 (共321首诗)

王孟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