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为翠浪涌”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山为翠浪涌”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郁孤台(以下四首,皆虔州·)》

"山为翠浪涌"平仄韵脚

拼音:shān wèi cuì làng yǒng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肿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郁孤台(以下四首,皆虔州·)

苏轼 宋朝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

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

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

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

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留。

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诗词解读

郁孤台(以下四首,皆虔州·)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郁孤台(以下四首,皆虔州·)》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

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

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

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

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留。

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中文译文:

来到郁孤台,如同重游八境。

山峦像翠绿的波浪涌动,水流如玉般的彩虹流淌。

阳光明媚,崆峒山清晨,风吹得秋意浓郁。

绘画的色彩未变,树叶渐生新绿。

薄雾笼罩着城市的树木,潺潺的水声传入市楼。

烟云弥漫山间的道路,草木已被炎热的夏天侵蚀一半。

故乡在千峰之外,我在高台停留了十天。

将来的某一天,我会在另外三个地方住宿,最终准备系上归舟的绳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代写的,描述了他游览郁孤台时的景色和感受。郁孤台是一个山峦起伏的地方,诗中描绘了八个不同的景境。作者感叹山峦如同翠浪一般涌动,水流则像玉般的彩虹流淌,给人以美丽的视觉感受。他形容了清晨的阳光明媚,秋风吹拂下山间的气氛让人陶醉。绘画的色彩仍然鲜明,树叶正在生长,展示了自然的生机。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城市的景象。薄雾笼罩着树木,水声传入城市楼宇,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烟云弥漫在山间的道路上,草木已经被炎热的夏天侵蚀了一半,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离开故乡,在郁孤台停留了十天,但他预计将来还会有三个地方需要住宿,最终准备回航回到故国。这里蕴含着离别和思乡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未来的期许和希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苏轼细腻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他巧妙地运用意象和比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在郁孤台的旅行中的美景和内心的情感波动。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展望,给人一种深思和回味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ù gū tái yǐ xià sì shǒu, jiē qián zhōu
郁孤台(以下四首,皆虔州·)

bā jìng jiàn tú huà, yù gū rú jiù yóu.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
shān wèi cuì làng yǒng, shuǐ zuò yù hóng liú.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rì lì kōng tóng xiǎo, fēng hān zhāng gòng qiū.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
dān qīng wèi biàn yè, lín jiǎ yù shēng zhōu.
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
lán qì hūn chéng shù, tān shēng rù shì lóu.
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
yān yún qīn lǐng lù, cǎo mù bàn yán zhōu.
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
gù guó qiān fēng wài, gāo tái shí rì liú.
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留。
tā nián sān sù chù, zhǔn nǐ xì guī zhōu.
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作者信息

苏轼 (共3459首诗)

苏黄,三苏,苏辛,宋四家,唐宋八大家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