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天地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俯仰天地间”出自宋朝诗人罗公升的《偶赋二首》

“俯仰天地间”的下一句是:此身亦如遗

"俯仰天地间"平仄韵脚

拼音:fǔ yǎng tiān dì jiān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仄韵) 去声十六谏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偶赋二首

罗公升 宋朝

定力了万花,正眼空须弥。

俯仰天地间,此身亦如遗。

平生空洞腹,不受俗子窥。

奈何区区者,妄俗求吾嗤。

欣须对南山,但见云度迟。

却后百五岁,举似尔辈如。

诗词解读

偶赋二首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偶赋二首》

定力了万花,正眼空须弥。

俯仰天地间,此身亦如遗。

平生空洞腹,不受俗子窥。

奈何区区者,妄俗求吾嗤。

欣须对南山,但见云度迟。

却后百五岁,举似尔辈如。

中文译文:

定力了万花,正眼空须弥。

俯仰天地间,此身亦如遗。

平生空洞腹,不受俗子窥。

奈何区区者,妄俗求吾嗤。

欣须对南山,但见云度迟。

却后百五岁,举似尔辈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罗公升写的《偶赋二首》之一。整首诗通过对自我境界和社会俗世的对比,表达了作者的傲慢和超然态度。

首先,作者通过"定力了万花,正眼空须弥"的描写,表达了他的定力和超然境界。万花指的是世间的各种花朵,而正眼空须弥则是指作者的视野超越了佛教中的须弥山,意味着他对世俗的看法超越了常人。

接着,作者言道"俯仰天地间,此身亦如遗",表达了他的超越感。无论是仰望天空还是俯视大地,作者都感到自己的身体如同遗物一般微不足道,强调了他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然后,诗中提到"平生空洞腹,不受俗子窥",表明作者内心的空虚和对世俗的蔑视。他的内心没有被物质欲望所填满,不会受到世俗之人的窥视和干扰。

接着,作者嘲笑那些追求世俗的人:"奈何区区者,妄俗求吾嗤"。他认为那些只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是微不足道的,对他们的追求不屑一顾。

最后两句"欣须对南山,但见云度迟。却后百五岁,举似尔辈如"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期望和对后人的警示。作者希望自己能像南山一样欣然面对世俗的困境,不受其扰,即使百五岁后也能保持如此。与此同时,他也警告后人不要像他们一样追求世俗,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我和社会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蔑视和对超然境界的追求。它展示了宋代士人的傲气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同时也对后人提出了一种境界的追求和道德的规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罗公升 (共184首诗)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