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六千场”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三万六千场”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

“三万六千场”的上一句是:更从今日醉

“三万六千场”是诗词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的最后一句

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

辛弃疾 宋朝

手种门前乌臼树,而今千尺苍苍。

田园只是旧耕桑。

杯盘风月夜,箫鼓子孙忙。

七十五年无事客,不妨两鬓如霜。

绿窗划地调红妆。

更从今日醉,三万六千场。

诗词解读

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翻译、赏析和诗意

《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门前种植的乌臼树,如今已经长高千尺,郊野只是旧时的耕桑。在杯盘风月之夜,箫鼓声中子孙们忙碌。七十五年来,我一直没有闲暇,两鬓已经如霜。绿窗下调整红妆。从今以后更加放纵地醉,共计三万六千场。

诗意:

这首诗以辛弃疾自己的生活为背景,表达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豪情壮志。诗人描述了自己种植的乌臼树如今已经长得高大,而农田只是旧时的耕作场景,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变迁。在夜晚的宴会上,诗人感叹自己七十五年来一直没有闲暇,两鬓已经斑白,但他并不后悔,而是决定从今以后更加尽情地享受人生,放纵自己,醉心于快乐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境况和心态。通过对乌臼树和田园的描绘,诗人展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暗示了自己已经老去的事实。然而,诗人并不沉溺于过去的怀旧之情,而是在夜晚的宴会上表达了对未来的豪情壮志。他鼓励自己在余下的日子里尽情享受人生,不再拘泥于世俗的束缚,而是追求内心真正的快乐和自由。整首诗以豪放、豪情的笔调展现了辛弃疾的个性和生活态度,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积极乐观态度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这首诗词在描绘个人生活的同时,也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它展示了辛弃疾对自然、人生和自由的热爱,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由追求的决心。这种乐观、豪放的精神风貌是辛弃疾作品的特点之一,也是他被后人所称赞和喜爱的原因之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ín jiāng xiān xì wéi qī sī zhān lǎo shòu
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

shǒu zhǒng mén qián wū jiù shù, ér jīn qiān chǐ cāng cāng.
手种门前乌臼树,而今千尺苍苍。
tián yuán zhǐ shì jiù gēng sāng.
田园只是旧耕桑。
bēi pán fēng yuè yè, xiāo gǔ zǐ sūn máng.
杯盘风月夜,箫鼓子孙忙。
qī shí wǔ nián wú shì kè, bù fáng liǎng bìn rú shuāng.
七十五年无事客,不妨两鬓如霜。
lǜ chuāng huà dì diào hóng zhuāng.
绿窗划地调红妆。
gèng cóng jīn rì zuì, sān wàn liù qiān chǎng.
更从今日醉,三万六千场。

作者信息

辛弃疾 (共816首诗)

苏辛,济南二安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诗句推荐